最近上海市教委发布的一则重磅消息刷屏:
一时间,2023届中考生喜忧参半,后续几届同学和家长也冒出了种种疑问:
又送25分,难拉分差,如何突出重围?到校志愿增加,怎样把握?明年情况如何?目标四校八校,6-9年级应该做哪些准备?
新中考政策下选对路径是关键
2022年上海中考人数飙升至11万人,如下表所示,委属学校和各区市重点高中学校将60-65%的招生名额都放在了名额分配综合评价批次,10-15%的招生名额放在自主招生批次。
我们会发现:综评是进入市重点高中的必经之路,考生最好也提前做好自招的准备。
从分数上来说也是如此。因为无论是新旧中考,平行志愿批次都是“背水一战”,分数一直居高不下。
而去年由于中考名额到区/到校均仅限填1所,存在较大的“博弈”成分,通过自招/综评,能以接近100分的分差低门槛考取,“性价比”绝了:
自市教委政策公布后,同学又多了1所名额到校的志愿选择。这意味着:虽然名额到校的捡漏几率降低,但是高分段的同学能够更大胆地冲一把四校八校!
由于中考还兼具“毕业考”功能,本身就存在“一分三千人”的情况,今年体育15分的测试分数“白送”给每一位考生之后,能竞争的卷面分数又缩小了,裸考竞争压力更大了。
尽管去年和今年综评依然拼的是裸考分数,但是无论从分数、名额数量、竞争风险等角度来说,自招和综评依然是进入优质高中的不二选择。
那么各年级同学应该如何准备?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呢?
优质高中,自招/名额分配更看重什么?
首先,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学科成绩。尤其是今年综评面试取消后,自招成为唯一一条不按裸考分数高低决定录取的升学路径。不过,6-8年级同学依然要做好综评面试的准备。当前初二的同学将会成为第一批综评面试“小白鼠”。
其次,开学后,每个年级的同学又要填写综合素质评价报告,由同学自己填写的典型事例、探究学习报告、自我介绍这3项内容能够直接影响高中自招/综评面试结果!
原因之一是,根据规定,综评系统中每一项内容完成与否决定了学生是否能顺利在初中毕业。如果能在完成填写的同时获得一些市级及以上奖项,更是锦上添花。
其二,到了高中,更是“人人有课题”,初中自然要打好基础。根据2022年最新高中自招/综评招生简章文件我们发现,优质的高中尤其看重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,在自招面试/综评考查中,几乎是必考项!
对此,建议初中各年级趁着初三前,参与一些高质量的拓展项目,3月填写综评网的时候就可以着重突出自己的综合素养能力,对自招、综评,乃至未来高中和大学的学习研究都有很大好处。
(图文来自网络,侵权删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