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单选题(10分)
1.(2分)张远在银行存了10000元,到期算得利息共825元,根据以下利率表,请你算出他存了( )年。
2.(2分)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( )。
3.(2分)将一根圆柱体铝块熔铸成圆锥体,它的( )不变。
4.(2分)比例尺是一个( )。
5.(2分)一个长方形按3:1 放大后,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,正确的说法是( )。
A.周长扩大9倍
|
B.周长缩小9倍
|
C.面积扩大9倍
|
D.面积缩小9倍
|
二、填空题(10分)
6.(2分)一件衣服现在售价180元,比原价便宜了20元,这件衣服是打了 折。
7.(2分)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00 km,在比例尺是1∶3000000的地图上,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cm。
8.(2分)在一幅比例尺是1:10000的平面图上,量得一个长方形训练场的长是3厘米,宽是2厘米,训练场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,合 公顷。
9.(2分)
。
10.(2分)从1,2,3,…,n中,任取57个数,使这57个数必有两个数的差为13,则n的最大值为 。
三、判断题(10分)
11.(2分)-10>-1。( )
12.(2分)甲车速度比乙车快
,则乙车速度比甲车慢20%。( )
13.(2分)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,这两者一定是等底等高。( )
14.(2分)在一幅地图上用4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20千米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∶500.( )
15.(2分)在比例里,如果两个内项的乘积是1,那么,组成比例外项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.( )(判断对错)
四、计算题(20分)
16.(10分)计算下面各题。
(1)12÷25﹣23×710
(2)( 23﹣34×13 )÷98
(3)13.8﹣79+6.2﹣119
17.(10分)解方程。
(1)x-35%x=1500
(2)
x+120%=6.5
(3)1.4×7+x=12.8
(4)3x-4×6=4.8
(5)
x=15
(6)x÷
=
(7)18÷x=
(8)x÷
=
(9)
x=12
(10)x+
=
(11)x-
=
(12)6x-
=
(13)
+x=0.75
(14)
-x=
五、操作题(10分)
18.(10分)作图。
海军的潜水艇在A处。请在平面图上确定船只的位置。
潜水艇在船只的____偏____、____°,距离____米。
六、解答题(20分)
19.(10分)宝成路小学五(1)班4名老师带着42名学生去雁荡山秋游。
(1)下面是收集到的一些相关材料和数据,再收集一些材料并与伙伴交流。
旅游车种类
|
限乘人数
|
往返费用
|
大客车
|
46人
|
960人
|
中巴车
|
35人
|
500人
|
(2)根据收集到的数据,设计宝成路小学五(1)班去雁荡山的秋游方案。
①游览的地方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②出发时间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返回时间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往返路上所需时间游览所需时间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③查找资料,画出游览路线示意图。
④估计费用。
(3)明明用50元购买纪念品,他可以怎样买?
20.(10分)希望小学六(2)班同学在体育达标测试中,1分计时跳绳成绩如下。(单位:个)
(1)对上面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,然后填入下表。
个数段/个
|
140以下
|
140〜159
|
160〜179
|
180〜199
|
200及以上
|
合计
|
人数
|
|
|
|
|
|
|
(2)根据上表完成下边的条形统计图。
(3)六(2)班同学跳绳成绩最好的1分跳 个,成绩最少的1分跳 个,两者相差 个。
(4)你想对1分跳140个以下的同学说些什么?
(5)计算每个个数段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,在右面的扇形统计图中填上相应的个数段和百分比。
七、解决问题(20分)
21.(10分)六(1)班原来男、女生人数比是4∶3,这学期又转来了14名女生,现在男、女生人数比是3∶4,六(1)班现在有多少人?
22.(10分)某校学生举行春游,若租用45座客车,则有15人没有座位,若租用同样数目的60座客车,则一辆客车空车。已知45座客车租金220元,60座客车租金300元。
(1)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?
(2)怎样租车,最经济合算?
答案
一、单选题
1.
|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五年:10000×2.75%×5
=275×5
=1375(元)
三年:10000×2.75%×3
=275×3
=825(元)
则张远存了三年。
故选B。
|
2.
|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根据圆锥的特征可知: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。
故答案为:B。
|
3.
|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将一根圆柱体铝块熔铸成圆锥体,它的体积不变。
故答案为:A。
|
4.
|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依据比例尺的意义,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为比例尺,所以解比例尺是一个比。
故答案为:C。
|
5.
|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,宽是3厘米,周长是(4+3)×2=14(厘米),
则扩大后长是4×3=12(厘米),宽是3×3=9(厘米),
周长是(12+9)×2=42(厘米);
42÷14=3,即周长扩大了3倍;
扩大前面积是3×4=12(平方厘米),
扩大后面积是:12×9=108(平方厘米),
108÷12=9,即面积扩大了9倍。
故答案为:C。
|
二、填空题
6.
|
【答案】九
【解析】180÷(180+20)
=180÷200
=90%
90%=九折,则这件衣服是打了九折。
故答案为:九。
|
7.
|
【答案】50
【解析】 cm,
0.0005 km=50 cm。
则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0 cm。
故答案为:50 cm。
|
8.
|
【答案】60000 6
【解析】3÷ =30000(厘米)
30000厘米=300米
2÷ =20000(厘米)
20000厘米=200米
面积:300×200=60000(平方米)
60000平方米=6公顷
训练场的实际面积是60000平方米,合6公顷。
故答案为:60000,6。
|
9.
|
【答案】1.2,30,80
【解析】 。
故答案为:1.2;30;80。
|
10.
|
【答案】108
【解析】n个数分成13个序列,每条序列的长度为 或 ,两个长度差为1的序列,能够被取得的数的个数也不会超过1,所以能使57个数任意两个数都不等于13,则这57个数被分配在13条序列中,当n取最小值时在每条序列被分配的数的个数差不会超过1,那么13个序列有8个分配了4个数,5个分配了5个数,这13个序列8个长度为8,5个长度为9,那么n=8×8+9×5=109,所以要使57个数必有两个数的差为13,那么n的最大值为108。
故答案为:108。
|
三、判断题
11.
|
【答案】×
【解析】根据负数大小的比较可知,-10<-1。题干说法不正确。
故错误。
|
12.
|
【答案】√
【解析】
=
=
=20%
则甲车速度比乙车快 ,乙车速度比甲车慢20%。
故正确。
|
13.
|
【答案】×
【解析】假设圆柱底面积和高分别是4和3,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是6和2,
这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,但它们不是等底等高。题干说法不正确。
故错误。
|
14.
|
【答案】×
【解析】20千米=2000000厘米,4∶2000000=1:500000。
故错误。
|
15.
|
【答案】√
【解析】在比例里,两个内项的乘积是1,说明两个內项互为倒数, 那么两个外项的积也是1,也就是说组成比例外项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;
故判定为:正确.
|
四、计算题
五、操作题
18.
|
【答案】东;南;35;1500
【解析】1500÷500=3(厘米),
又因一艘船只在潜水艇西偏北35°方向,所以一艘船只的位置如下图所示:
根据方向的相对性可知:潜水艇在船只的东偏南、35°,距离1500米。
|
六、解答题
19.
|
【答案】(1)还可以收集景点的开放时间等数据。
(答案不唯一)
(2)由提供的项目,根据实际情况填写。
(3)可以三个纪念品各买一个。
(答案不唯一)
【解析】(1)再收集一些相关材料和数据即可,答案不唯一;
(2)根据实际项目进行填写即可;
(3)50元可购买三个纪念品中的任意一个,也可以多买几个,总价不超过50元即可。
|
20.
|
【答案】(1)
个数段/个
|
140以下
|
140〜159
|
160〜179
|
180〜199
|
200及以上
|
合计
|
人数
|
6
|
9
|
9
|
3
|
3
|
30
|
(2)
(3)205 128 77
(4)请你们平时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。(答案不唯一)
(5)6÷30=20%,9÷30=30%,9÷30=30%,3÷30=10%,3÷30=10%

【解析】(1)将记录表中的数据按所给的分段整理并填入统计表;
(2)按照上面所填的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,注意纵轴一格所代表2;
(3)由记录表可得,成绩最好的1分跳205个,成绩最少的1分跳128个,两者相差205-128=77(个);
(4)根据图表中的信息,给出合理的说法或建议,答案不唯一;
(5)将各段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计算出来,结合给出的扇形统计图的划分填补图形即可。
|
七、解决问题
21.【答案】男生: (人)
女生现在:24× +14=32(人)
六(1)班现在:24+32=56(人)
答:六(1)班现在有56人。
【解析】把男生人数看作4份,女生人数看作3份,因所以全班学生为4+3=7份,用男生人份数除以全班人数份数,即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;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求出男生、女生人数,六(1)班现在的人数。
|
22.
|
【答案】(1)(60+15)÷(60-45)=75÷15=5(辆)
60×(5-1)=60×4=240(人),
答: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240人。
(2)240÷45=5辆...15人,
因剩下的15人也要租一辆车,
①可租6辆45座客车,需要钱数是:
6×220=1320(元)
②也可租4辆45座客车,再租一辆60座客车,需钱数是:
4×220+300=1180(元)
③240÷60=4(辆)
也可租4辆60座大客车,需要的钱数是:
300×4=1200(元)
所以租4辆45座客车,再租一辆60座客车最省钱。
答:租4辆45座客车,再租一辆60座客车最合算。
【解析】(1)租用和45座同样的数量,可以多坐75人;1辆60座的车比1辆45座的车多60-45=15人,多坐75人,用75÷15即可求出租用45座车的辆数;进而根据“若租用45座客车,则有15人没有座位”,用45×5+15求出共有的学生人数;
(2)租用60座客车需4辆,4×300=1200元,租用45座客车需6辆,6×220=1320元;这样租最划算:4辆45座+一辆60座:240-45×4-60=0(人);钱:4×220+300=1180元。
|
获得更多试题及答案,欢迎联系微信公众号:ygjjcom